10_04_20郑板桥的黑与白
一直觉得国画里面和现代的平面构成有着一些微妙的联通。
难得一次与一位前辈谈起书画,前辈喜欢的是郑板桥字,金农的画。我恰恰相反,喜欢金农的字,郑板桥的画。
聊的甚是起劲。扫中郑板桥版本的08年的台历。看着郑大师的画,忍不住继续和前辈的话题。一些关于平面以及黑白的话题。
第一张:竹石结合的一张作品。石竹比例相当。(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1300/)
觉得这张画主要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巧妙地利用最后的题字平衡了整个画面的黑灰关系。
下面只关注块面的分布,并非讨论作画顺序。
石头的处理上,一笔勾过左边的大块,在碎石面的构成上则刻意描绘较多的细节。
从而构建出整幅画面的灰板。(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1337/#next_photo)
画面中间的部分,几笔浓重的竹叶就把整个视觉中心带出来。配以向上延伸的少量枝叶,最终构成了一个五角型的画面黑板。(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1412/#next_photo)
至此,画面的黑白灰块面已经铺陈出来。
同时我认为到现在为止,好比一个平面作品的几个要素已经被确定。
1主题内容。2块面分割。3底纹。(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1430/#next_photo)
而竹子的处理上,恰好用于连接画面中下方灰黑板连接的地方。
最后配以大师的诗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诗词的额外作用并非平面构成中标题作用。
由于平时做平构的时候是先确定各种元素后再排版,所以很难会见到这种把字藏进灰面的情况。或许有些随性的插画绘制会有。在前面的画面布局当中,由于黑板的主体已经令到整个画面无法再附加标题。
此时诗词恰好是用于加重左边灰度的,这样,和中间五角形黑板就变得更加配合起来。(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1528/#next_photo)
第二张:典型黑白灰关系明朗层次丰满的作品。(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2997/#next_photo
正中央,两从重墨竹叶先声夺人,紧紧压住整张画重量感。(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3063/#next_photo)
灰板上,颇有趣味的在上方处理几丛细节较多的竹叶。左边做了少许灰色的延伸,,处理好灰面的填充完整性。把灰面一直填充满整个画面左上方。(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3146/#next_photo)
来到画面下部分,石头用了一种大师很有标志性的竖版刷笔石,外加一小撮幼竹。
非常爽快的把整个画面的大块面劈出来了。(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3160/#next_photo)
同时,黑板和灰板已经搭建出来,整整画已经立体非常,层次感十足。
我认为这也是郑大师的画比起其它人更能吸引我的地方。
这张画还有一个和第一张有相同处理手法的地方。
作为灰面,大师直接使用诗词填充的办法,把左下角填满。
但是由于字的灰度是由实黑构成出来的。所以视觉上下面的灰度会形成新一个层次。
机缘巧合,画面的层次感有无意有意间变得更加细腻了。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3207/#next_photo)
(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4597/#next_photo)
这是一张没有石头的作品,把竹叶以及竹枝作为描绘对象。(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7367/#next_photo)
主体构成为一个横卧的类“F”型,纵然把画面分割两部分。(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7405/#next_photo)
次之的枝干部分,搭建了画面的全部灰度脉络。(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7465/#next_photo)
衬托第二层的淡竹叶,画面构成完成。
少不了提点字,这样就叫传统。(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450657568/#next_photo)
人类命名某种事物的时候对其长期伴随的现象的记忆。
这些伴随记忆的改变达到一定的量,即有命名为新事物的可能。
那这张出来的另一个原因是,排除一般流程,
这张作品会不会是先写好题字,然后画竹竿,然后主题重墨?又未尝不可。
话说品高手的画作,有着一种看游戏达人极限通关的快感。
时光倒流,思绪碰撞。爽快程度不亚于和高手对打一关。
不停的练习,才能够在实战中形成条件反射,即所谓的把杯子清空的动作,
This is it,下回再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