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D艺术网首页
商城
|
资讯
|
作品
|
博客
|
教程
|
论坛
登录
注册
加为好友
发短消息
来自:广州
性别:先生
最后登录:2011-10-28
http://orez.5d.cn/
首页
|
新闻
|
话题
|
博客
|
相册
|
艺术作品
|
社交关系
|
留言板
|
社交圈
2008/08/12 | 08_08_12如何创作一个精彩的标识?
类别(#水池#)
|
评论
(2)
|
阅读(245)
|
发表于 22:43
08_08_12如何创作一个精彩的标识?
OREZ
回想一下,您对哪一些logo标识,图形,印象是特别印象深刻的呢?
mac,SonyEricsson,半条命,金子来,播放器的指示系统,中国银行,
BMW,莉莉周,EVA,壳牌,男厕女厕。
在这些优秀的作品中
我相信优秀的作品都有着相同的本质。
我尝试从这两方面,
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图形设计过程中的一些想法和线索。
小弟我学艺不精,文笔不畅,但求抛砖引玉。
共同进步。如有不妥,请多包涵。
概括的认为,能够从:
A感受性 第一印象(一种较为含糊的特质,)
B工艺性 耐看度(能够使用较为数据性资料作为评定准则)
两方面去打动你。
首先
A 感受性。是属于一种较为主官并且难以判断的的准则。
但对于同一个文化环境的人会有近似的标准。以下关键使用阿拉伯数字标示。
A1 图形文化印象。
涉及到每个不同的文化族群的语言,
和生活经验的综合因素。
例如龙,在东方被认为是神圣至尊。在西方被认为邪恶的代表。
或者鹰,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解读。
再如半条命的logo,在中国或者会将他看成“入”,实际上他是一个动力学概念。
A2 色彩感官。
红橙黄绿青蓝紫。
红代表热烈,警告,温暖,前进。
蓝代表冷静,理性,保守。
黑色代表沉重,冷漠。死亡。
虽然这也是属于一些人类长期总结出来美的经验。
但是由于他是属于你对一个图形的第一印象。
所以我把它列为感受性的因素去考虑。
A3 质感。
譬如mac的水晶质感和psp的扁平片状图标。
或索尼爱立信的球形混合物,
半条命和fallout的残铁质感。
本次北京奥运的毛笔笔法。
B工艺性。参照人们经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美的准则。最经典的如黄金分割比例。
B1图形要素。
线条粗细,
空间密度,
视觉疲劳性,
节奏感,严谨性。
统一性。整体比例。
整体的零碎度(尽可能精简)。
B2色彩协调度。
具体问题是色彩细节的处理,
颜色的使用比例,明纯度色相的控制。
诸如阴影透明度,高光位,渐变层次等等。
win的界面永远都比不过mac,永远都是一种燥热的感觉。
黑色用多了。高光太浮夸。
我姑且把图形设计中的常见环节概括为以上五点。
我一般会先从感性的角度寻找灵感
A1 > 考虑文化特性,如果是中国人使用,更多考虑使用汉字作为载体(不要觉得太想法简陋,实际上国外好多图形是基于字型。)。
直白。更好的在B1处发挥。很多时候,一个经典的图形可能是瞬间的不经意。无可否认这个要靠点运气。
A2 B2> 综合考虑使用场合,选择合适的主调,同时考虑次调和再次调的使用。所以B1结合在这一步中考虑。
我尽可能限制自己在三个颜色内创作,因为三个有颜色,加上本体色(通常为白色),至少能产生5-7个层次感。
对于一个图形来说,已经是绰绰有余的了。
A3 >我通常不考虑,因为我比较喜欢使用平板色彩风格,这样做可以把重心更好的放到B1的地方把玩.
B1 >排除第一感觉,第二眼看一个图标是时候。耐看性就是由这些因素构成。
这些问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积累实践。
特别是节奏感。
我觉得美术音乐最共通的莫过于此了。
深浅深。深浅深。大深小浅。小浅大深。浅浅深。浅深浅。
密梳密,梳密梳。
这些提醒对于你在处理一个特别小的内容的时候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有时候只是一个颜色的区别,这整个图形效果有可能呈倒转状态。
另外,一些空间的对齐,线条粗细的统一,层次,等等。
对于一个图形的最后评价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A2 B2 > 图形的半成品出来,根据原来候选的配色方案比较效果。
B1 B2 > 放一些时间(半小时到半年不等)。回头调整效果。
完成
线性图示 A1 > A2 B2 > A3 > B1 > A2 B2 >B1 B2 >完成。
上面就是我在有充足时间创作一个图形的时候的流程习惯。
同时也是我认为去评定一个图形是否优秀的参考因素。
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说过,用直白的语言向社会传达设计,是设计是的社会责任之一。
希望我写的只言片语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让大家更喜欢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完。
13
评论
Comments
日志分类
首页
[309]
#GUEST BOOK#
[13]
#瓜肥#
[133]
#水池#
[126]
#集物册#
[20]
#汉字字型研究相关#
[17]